传承劳模精神 领跑班组创新建设
发布时间:2015-01-23 浏览量:659

――刘辉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纪实

      刘辉,江铃股份车架厂的明星员工,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2012年全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立功竞赛十佳优秀个人、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第一届首席技师、南昌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4年10月14日,以刘辉命名的“刘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在传承劳模精神、助推企业高速发展和员工素质提升上凸显了劳模的辐射效应和品牌效应。“刘辉劳模工作室”的光芒透过辛勤的汗水照进现实,让理想不再只是梦想,变得更有温度、更加真实。

    成就梦想的“小空间”

    “劳模创新工作室让梦想生根。”这是南昌总工会群众经济部曹部长在参观调研刘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时所作的评价,也是对这个“筑梦平台”作用发挥的深刻诠释。

创建初期,车架厂投入大量精力,搜集整理刘辉工作法的相关资料,建立刘辉劳模工作室的基础资料,展示“刘辉劳模工作室”已有的创新成果,逐步推广;推进劳模“传帮带”,开展技能培训,进行成果交流展示、沟通交流共享。

“近年来,车架厂高度重视班组建设和人才培养,全力服务职工创新发展”,车架厂工会主席魏芳认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弘扬劳模精神,展示劳模技术、技能、经验,发挥劳模作用,示范和凝聚成劳模创新团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江铃车架厂冲压车间办公楼二层有间30平米的办公间,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是,劳模先进事迹、技术创新成果、团队精神、班组建设制度等内容的看板,让人置身其中,感受着劳模精神的崇高与伟大。里面桌椅整齐、设备齐全,而在最里面的房间内则是摆满了专业书籍的书柜,还有劳模及团队成员荣誉展示,这里便是刘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最新的办公室。工作室的配置、规划、实施、运行各个阶段备受关注,厂部和集团工会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让创新工作室得以迅速发展,工作室在人员、经费、设备、场地各方面均得到大力支持。

    员工成长的“大课堂”

  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传承劳模精神的载体,也是员工岗位创新、成就梦想的舞台,更是企业培养员工的教育基地。

  “通过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让劳模更有荣誉感,让员工更有向心力,并以此带动和影响一批专业技术骨干人才,使他们能够依托这种平台,解决日常工作中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创新问题,从而为企业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达到员工素质整体提升的目的。”魏芳因此认为。

  “自从有了这个工作室后,在工作中通过劳模的带动和引领,团队凝聚力增强了,大家工作目标也更加明确,特别是针对工作中的技术难点,每个人都能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刘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模具班组班长谈起了他的看法。

  刘辉在谈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时感叹道:“除了荣誉感以外,更多的则是一种责任与动力。”他表示将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在工作中全身心带领团队大力开展好科技创新和人才技能提升等工作,真正使工作室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青年员工实现技能提升梦想的摇篮。

  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刘辉自行制作了《汽车覆盖件拉延模特性》、《模具堆焊工艺要点》、《断裂模块的修复技巧》、《各种量具精密测量运用》等14项PPT培训教材。正是通过开展名师带徒等“传、帮、带”活动,进行技术培训交流,编写技巧应用使用操作教材等,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了孵化培养人才的作用,有效提升员工技能等级。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刘辉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技能技术培训11场,总授课1260课时,受培训人员达227人(参加技能大赛选手50名)。其中,刘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徐磊、危民2人晋升为工具钳工高级技工等级,在2014年江铃集团公司团委组办的“大师杯”工具钳工技能竞赛中工作室成员李鹏获得三等奖的名次。

    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在刘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有着集思广益来解决技术、管理难题的好传统。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现场难以跨越的“瓶颈”,大家就会坐在一起展开“头脑风暴”,好思路,好点子在“针尖对麦芒”的讨论中绽放。一个又一个的课题困扰被摆在了台面上,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寻找着解困的答案,由此释放出强大的“共振效应”,这种效应未曾止步于书面之上,而是转化应用于一线生产实践的每一个过程之中。

    2014年7月下旬,冲压车间4000T设备高速轴轴承安装孔磨损严重,导致高速轴运转时轴承外圈转动,且高速轴往飞轮位置下倾不能生产使用。因4000T设备为江铃公司的重点单一设备,如不及时维修交付生产将直接影响的整个公司的生产。为了确保设备的抢修,刘辉创新工作室成员召开紧急专题会,专业的分析带来了最佳维修方案,采取孔壁堆焊、手工样板对照粗磨,利用内径百分量表边测边精修的方法,将高速轴轴承安装孔修至ф440+/-0.02mm尺寸精度,确保了设备维修项目精度及进度。

  创新去想,创新去做,让工作室充满生机。N350前横梁产品模具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设备顶杆弯曲问题,刘辉和他的团队,在原来生产工序的第二序上钻孔增加定位销及避让孔的办法,改善后可实现预弯与拉延同套模具生产功能,并且由原来工艺设计的四序生产改为三序生产,从而解决了该产品的瓶颈工序问题,可年节约25000多生产压次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刘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还积极开展合理化提案改善活动,仅2014年共实施提交合理化采用类提案331条,达到全车间合理化提案总数的45%,在生产力改善、确保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锤炼一批劳模,发展一支骨干,树立一方风范,最大限度辐射劳模影响,力求成片带动提作为。”作为车架厂班组建设的一张名牌,刘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效能将在岁月的磨砺中日渐绽放华彩,在班组建设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将这个来自于生产一线小班组的声音传播的更远更亮……(文/贾琦娇)

江西省南昌市总工会 赣ICP备2025061944号-1

电话:0791-83868027 邮箱:ncghwlzx@163.com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29号 邮编:3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