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西湖争得应有地位、实现华丽转身的提升之年,也是全区工会工作的“创新落实”年。西湖区总工会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的内涵,以弘扬“中国梦・劳动美”主旋律、焕发“十百千万”行动正能量为主线,以大力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为保障,始终保持实干苦干新常态,全面展现工会工作新作为。
一是挥好“思想引领”指挥棒,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新方向。区总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并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学习问卷、宣讲进企业等多种形式,组织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全面、系统、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依法破解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争建文明班组、争创文明岗位、争当文明职工、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活动,大力开展“健康人、健康行”活动,组建各类职工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的强大正能量。
二是打好“劳动竞赛”特色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全区“征地拆迁、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城市管理”四大版块,聚焦中小非公企业,积极开展“岗位建功、职工创新、技能登高、节能减排、劳动保护、团队创先”六大行动,在商贸、教体、房管、城管等单位精心组织4个具有西湖特色的竞赛项目,引导职工积极争做“技术标兵”,认真做好2015年全国和省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量身订制”劳模示范工程(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志愿服务团的管理,搭建劳模推荐评选、服务管理、风采展示平台),打造西湖“群星现象”,传播劳模好声音,传递工会正能量。
三是织好“四位一体”维权网,努力开创依法治会新局面。重点突出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五大问题”,重点维护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三大群体”,推动做实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开展“六五”普法、“依法治区・职工践行”和“弘扬宪法精神・工会普法在行动”系列活动,大力推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化建设,实现建会企业建制率保持在95%以上;继续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提升环卫、餐饮等行业集体协商工作质量;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基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立率达90%以上,当好职工思想情绪的“引流渠”、调节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出好“十百千万”组合拳,精心打造服务职工新品牌。通过现场经验交流会、推进会等方式,加大职工群众工作标准的宣传,抓好学习培训,把十项职工群众工作标准落到实处;深化基层工会活力建设调研,组织开展服务职工办实事及走访慰问活动,深入开展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优选一批职工金点子;健全党工共建机制,列出各单位应建未建企业清单,探索规模以上企业直属管理,推行“六有”工会建设,不断深化“职工之家”创建;加快构建“全区一张网、三级全覆盖、四位一体化”千米帮扶服务圈,推行申报困难职工听证制度,帮助洪城商圈18家市场建会非公企业困难职工建立“家庭档案”、筑起“绿色通道”,探索会员普惠制,全力打通服务工会会员、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
五是用好“一会一品”项目化,全面实现基层基础新突破。建立工会工作项目化管理体系,大力推广“十项标准”、继续实施“一会一品”、全面开展“一化三基”;建立完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选聘、使用、履职、考核、退出等机制,重视工会法律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发扬“下基层、接地气、办实事”的良好作风,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工程,继续深化“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活动;健全完善工会组织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树立工会干部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督促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工会账户,积极争取区财政资金支持,形成中央、省级财政专项帮扶资金1:2配套长效机制;强化经审监督作用,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创办好《西湖工运》内部刊物、西湖工会网站和微信,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