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百千万”三年行动是践行群众路线、拉近职工距离、展现工会作为”的重要工作举措,今年以来,西湖区总工会充分发扬“争第一、创唯一”的西湖精神,以“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力求内容实在、务求作风实干、追求实绩实效,实现“十百千万”提档升级、工会工作“华丽转身”,为建设“幸福西湖”、共筑“四强梦”汇聚了正能量。
1、基层基础从“有型覆盖”向“有效覆盖”转身。针对部分基层存在“空壳工会、纸上工会、无为工会”的现象,我们全力实施“规范化建设”达标示范工程,建立五大标准“蓝本”(即《建会指南》、《协商范本》、《指导内容》、《双亮模板》、《打造标准》),制发一套《资料目录》,明确列举收集的各项工作台账、文件等,面对面讲解、实打实指点基层分类整理档案、统一封装资料,确保工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取得实效。全区累计打造完成喜盈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先进典型,民政系统、西湖街道、电力开关厂等7个市级标准工会,28个区级标准工会工作示范点,基本达到每类别工会有典型,典型示范有看头的效果。
2、工作作风从“二传选手”向“主攻能手”转身。按照“三严三实”的作风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半年时间,动员全会力量,以13个街道(镇、商圈、管理处)为责任主体,以社区(村)、企业为基本单元,实行领导班子联系规上企业、工会干部联系小微企业机制,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接基层和职工的“地气”、企业和项目的“地气”,先后走访了喜盈门、万马投资等58家企业,联系走访职工1305人,召开座谈会42场,送各类书籍、宣传资料1万余册,征集合理化建议208条,推动解决了168件关于职工培训、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行业工资水平、子女上学、婚恋交友等一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投入帮扶资金65万元。
3、建会模式从“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身。“破解建会难题,工会‘单打独斗’很难取得实效,这就需要党政、工会、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区委组织部始终把工会组建纳入大党建的范畴联合督查督办;密切与区人大、政协的协作配合,动员康发电器等具有政治身份的企业经营者主动建会;联合区城建、人社、安监局等部门深入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与区工商、地税、统计、中小企业局和投资促进局资源共享,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排查和更新,并在工商税务服务大厅开辟专门场所设立工会宣传站,抓税收、办年检的同时抓建会,万马投资、万达亚细亚等12家企业当场建会;全区新建工会组织85家,新发展会员1692人,覆盖法人单位99家,建会力度、建会速度双双刷新历史纪录。
4、帮扶形式从“精准扶贫”向“精细服务”转身。坚持制度设计通向职工、关爱资源流向职工,把职工愿望作为“晴雨伞”,按照职工“生物钟”大力推行工会项目制、订单式、购买型、社会化的服务方式,全面唱响做实服务职工“四季帮扶歌”,打造全市首批环卫工人“爱心驿站”,举办2015年“春风行动”女性专场招聘会,为农民工追讨工资2千余万,成功调处腾达电器“嫁国美”导致员工“被下岗”等劳动争议案件97件,全力帮助十字街二期旧城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工程涉迁户解决住房、上学、就医等难题,把“两节”温暖送到了近万名职工的心坎上,联办全区庆“三八”主题登山活动为广大女会员注入精神食粮,畅通了联系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以良好形象和优质服务联系职工、凝聚职工、赢得职工。
西湖区总工会舒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