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联公司心系困难职工 帮扶解困形成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16-04-26 浏览量:586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

      在即将迎来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五一劳动节”130周年之际,江联公司党委继续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认真贯彻落实南昌市总工会《关于做好2016年南昌工会职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站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心系为企业做出无私奉献的老一辈工人师傅及其他们的家属,拨款近两万元,要求工会做到全面、真实、准确地掌握老职工、职工遗属以及劳动模范在生活中出现的困难,认真落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服务目标。  

      为了把党组织的温暖送达困难职工及其职工遗属,公司工会根据33户受访家庭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在地域精心制定了方案,实行分片分时段开展工作,5月底之前完成所有走访慰问任务。

      2016年4月12日至15日,公司工会先行走访慰问了三户困难职工遗属家庭,她们是申祥英、黄金兰(现居住在江西省南康县潭口镇,因病致困)和吴蛟娥(现居住在湖南省新化县烟竹村,因病致困)。在与她们分别见面的时候,工会转达了南昌国资产业集团、江联公司党委以及领导的问候,并送上了慰问金。遗属们纷纷表示在她们的丈夫离世多年以后,公司党委和领导不但没有忘记她们还仍然牵挂着她们的冷暖,在与她们聊家常、聊生活、聊过往的过程当中,有的遗属情到深处甚至潸然泪下,她们对南昌国资产业集团、江联公司党委和领导的关怀、问候均表示衷心感谢,纷纷表达了对南昌国资产业集团、江联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寄予厚望的心愿。

      帮扶解困是企业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职工同企业共建和谐关系的重要环节,更是密切加强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经过摸底筛选,今年公司的重点帮扶对象涉及人员比较多、分布地域也比较广,他们大都年事已高,身患疾病,其中困难劳模5人(他们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南昌市人民政府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均因病致困且分别居住在福建省莆田市、安徽省桐城市、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南京市以及南昌市);困难职工7人(均因病致困,分别居住在福建省莆田市和安溪县、北京市)。本次帮扶活动不仅仅针对困难职工,同时也把困难职工的遗属一并纳入帮扶范畴,困难职工遗属有21人(均因病致困,分别居住在福建省莆田市、湖南省新化县、江西省南康市、上海市以及南昌市)。

      在“多快好省、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那个年代,这些老职工们为了国家建设、企业发展,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勤劳工作,舍小家顾大家,不仅奉献了热血青春和聪明才智,很多人更是抛家不顾远离了家乡、冷落了妻子儿女、怠慢了双亲长辈。同样,他们的家属为支持丈夫的工作,在老家默默地承受着繁重的家务和田间地头耕作的重担,抚养教育儿女,照顾赡养长辈,日子过得非常艰辛。她们在年纪尚轻的岁月里,长期与丈夫相隔千里分居两地,煎熬在媳妇盼郎归的期待之中,她们没有相濡以沫、没有花前月下、没有卿卿我我,一年到头只有每年的春节顶多与自己的丈夫相伴20来天;繁重的劳作、日子的清苦和岁月的煎熬,几十年下来,使得她们的健康指数日渐底下,终于等到夫妻团圆一起生活、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她们的丈夫已是病痛缠身的花甲老人了。

      工会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的理念。2013年盛夏时节,公司曾经组织工会、人力资源、退管办工作人员历时十天行程数千公里先后来到江西省广丰县、上海市、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市走访慰问了部份职工遗属,受访对象共计18人,涉及江西省广丰县东阳乡1人、排山乡1人;上海市1人;莆田市和泉州市下辖的8个乡(镇)13个自然村的15人。 

      公司相信,通过此次“送温暖”活动,让所有的困难职工家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爱,享受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江联公司将会一直心系困难职工把帮扶解困工作形成机制长期坚持下去。(江联公司工会  2016年4月18日)

 

 

 

 

 

 

 

 

 

 

江西省南昌市总工会 赣ICP备2025061944号-1

电话:0791-83868027 邮箱:ncghwlzx@163.com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29号 邮编:3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