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西湖区工会工作将紧跟市总“1234”工作步伐,围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十百千万”行动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争第一、创唯一”的西湖精神,增强“三性”、去除“四化”,践行“走在前列、干在实处”,重点围绕“十大工程”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技能竞赛,重点突破“纳税大户”建会瓶颈、开展扶贫助困结对帮扶活动、推广“南昌职工卡”普惠、掀起“梦想小街”创业热潮、传递“十百千万”行动正能量等,全面增加工会“存在感”,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团结动员全区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全面建设“幸福西湖”而努力奋斗。
一是围绕发展大局,动员广大职工共绘“十三五”宏伟蓝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区级示范性劳动竞赛,在“餐饮技能、建筑施工、电子商务”等符合西湖产业发展导向领域铺开,积极推动竞赛向非公有制企业拓展、向中小微企业延伸,在全区掀起劳动竞赛的热潮,大幅提高职工参与率和受益度,至2020年,职工参与率确保达到95%以上。以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围绕全区转型升级,积极参与“梦想小街”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深入开展万名职工技能大赛、技能竞赛、技能练兵等活动,推动企业普遍开展“首席技师”、“师徒结对”活动,推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建设市级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工作室,打造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切实加大对劳模的服务管理力度,完善劳模疗休养、困难帮扶、重要事件报告等制度,深度挖掘西湖职工精益求精、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大力宣传劳模先进典型,用劳模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感召、引领干部职工创新创业增激情。
二是围绕职工权益,引导广大职工共筑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善和坚持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好工会界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加强与人社、安监、司法、民政、法院等有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互通、协作配合、监督检查,为职工维权装上“双保险”。积极探索与朗秋等律师事务所构建法律服务社会化协作模式,开展职工“七五”普法活动,规范基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力争实现法人资格证办理率100%,积极推动非公企业普遍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推动企事业单位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共决、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着力抓好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切实保护职工劳动所得。到2020年,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保持在95%以上,25人以上建会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全区已建工会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建制率达到98%以上。
三是围绕普惠服务,保障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步推广“南昌职工卡”,推动街道(乡镇)工会探索建立“会、站、家”一体化模式,着力打造基层工会服务机构。大力推行“全科+专科”、“授渔+授鱼”精准帮扶服务机制,即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全科”帮扶,又开展“医疗救助、心理咨询、工资清欠、平安返乡”等“专科”服务;即联合人社局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创业援助月”等“授渔”活动,联合康发公司“授鱼”扶持一批富有创新热情的困难职工自主创业。启动扶贫助困对接活动,将建档困难职工精分三类,组织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按类别开展“群帮群”、“一帮一”结对困难劳模、困难职工活动,实现精准扶贫、脱贫越线,至2020年,实现全区建档困难职工全面脱困。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扩面提质,有序推进职工晋升技师奖励计划、一线(优秀)职工疗休养、爱心妈咪小屋、心理健康等助推计划。
四是围绕基层建设,组织广大职工共创温暖温馨之家。把“纳税大户”作为建会重点企业,把农民工作为入会重点人群,大力推进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大力探索网上企业建会、职工入会的新途径,逐步推行会员实名制管理。力争实现2020年全区各类法人单位建会率和入会率动态保持95%以上,农民工会员净增6千人。深化“职工之家”建设,扩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切实增强基层组织活力。按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认真查找并切实整改“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的问题,深入开展“连心”工程及“下基层、进企业、搞调研、办实事”活动,重点挂帮100家非公企业推动工会工作全面开展,引导职工提合理化建设,推选出一批金点子和服务职工实事项目,努力解决职工群众最操心最忧虑最困难的实际问题,做职工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