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亮,男,中共党员,1981年11月出生,200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南昌分公司经理。
2013年3月,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公司以BT模式参与南昌经开区小微企业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承担了建业大道、小微大道、龙潭路、白玉兰路、欧菲光1、2号园区道路、赤府安置房、港口安置房、工业园标准厂房等施工任务。史永亮身为项目经理,积极带领参建员工克服困难,发扬“责任重于能力,意志创造奇迹”的企业核心精神,在现场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文明工地建设上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誉。
铁军亮剑 以意志创奇迹
项目刚上场不久,他所承担施工的建业大道和小微大道被市政府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工期也由原来的12月底完工提前至8月底通车。工期提前,时间紧迫,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近120万方的土方工程以及6万多方的水稳及沥青摊铺工程,这在旁人看来犹如天方夜谭。但是史永亮却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在他的信念中:业主的诉求就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不论是什么样的困难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努力完成。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立足与发展,更关系到十六局在南昌经开区的信誉。
就像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为了最后决战的胜利,史永亮开始亲自带领大家起早贪黑,夙夜奋战。此时的南方,虽然还是初夏时节,但素有火炉之称的南昌却已迎来了烈日高温。为了能随时掌握工地情况,便于即时调配和调整方案,史永亮基本每天都亲自盯在现场,白天接受着高温的熏烤,晚上承受着蚊虫的叮咬。他知道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他必须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才能鼓舞士气,创造奇迹。然而超负荷的工作加上严重的体力透支,让他一下子瘦了14斤,长时间的压力和饮食不规律也让他的胃出现了严重的恶心、涨气和疼痛。医生告诫他再不好好爱惜这个身体,将会有严重的后果。可是史永亮知道,这个坎无论如何他必须迈过去。此时宝剑已拔出了鞘,便再无撤回之可能。于是他开始每天认真地按医生的叮嘱饮食吃药,但去工地的脚步却一天也没拉下。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全体参建人员也激情四射,工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不仅顺利实现了业主指定的通车时间,而且还代表经开区参于了南昌市“三比三看”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正是靠着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对项目的严格要求,史永亮让大家看到了一个顾大体、识大局、讲政治、有魄力,视信誉为生命的企业领导者应有的素质。
诚信创业 以责任赢信任
人人都知道“创业维艰”,但史永亮对这四个字却有着比任何人都深刻的体会。从项目刚上场时的2.5个亿拓展到今天在建项目28个亿,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拼命,企业又不是你家的?他却说:“身为职工的带头人,企业的管理者,既担责,当尽责”。正是因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史永亮始终把业主的述求、企业的发展、职工的利益摆在工作的首位。每次业主安排的突击任务,史永亮都义无反顾地认真完成,从不讲条件。一次业主要求连夜搭建两个彩门、突击铺砌人行道砖。史永亮二话不说,立即组织人员,亲自指挥,连夜作战,圆满完成了任务。正是靠着这种责任致上,诚信经营的工作作风,使得他造就个人与企业非凡的魅力,从而获得了事业的稳步发展。
2015年9月,史永亮所承担施工的二期项目--赤府村安置房、港口村安置房、标准厂房等几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其中标准厂房一期项目工程自开工以来,一直陪受各级领导的关注,经开区各级领导以及南昌市市委书记、市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都曾先后来到标准厂房工地现场调研。为了保证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区里要求2016年6月底前要完成通用轻工车间A、B栋及倒班服务楼的交付。而这一节点时间比原定工期缩短了近55%。面对再一次的考验,史永亮和他的项目团队,以半天为节点,细化工期安排,每天一考核,每周一总结,抢时间,战雨天,合理配置资源,保证循环作业,于2016年3月31日,顺利实现了工期要求最紧的通用轻工车间A、B栋封顶。从基础开挖到完成主体封顶仅用了37天时间。一个月累计浇筑混凝土10443立方,完成建筑面积31200平米,史永亮和他管理的团队再一次用行动诠释了“责任重于能力、意志创造奇迹”的企业精神,也充分彰显了他“用责任做项目,以诚信促发展”的创业历程。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相信在人生的追梦征程中,史永亮还将一如既往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勇往直行,在英雄城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