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湖区总工会围绕群团改革,紧跟市总“1234”工作步伐,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聚焦新领域、拓展新内容,在点上有示范、线上抓延伸、面上塑品牌,力求实现“十百千万”服务有特色、工作全覆盖、供给侧改革。
一是点上带动,着力畅通“十百千万”服务通道。大力推进职工服务中心、街道(镇)服务站、社区(村)服务点“三级联创”提升改造“原”点,全面增设承办会员吸收、组织关系接转、就业维权、咨询援助等基本服务,并依托街道、社区职工阅览室、乒乓室、健身房等建立职工活动阵地。在全区各街道推广环卫工人“爱心驿站”拓展布局“新”点,打造2家“爱心妈咪小屋”职业女#服务阵地,与朗秋等多家律师事务所合作建立职工维权律师服务站,培植民政工业、中慧城乡、喜盈门实业等15个全国、省市一流的模范“职工之家”和“职工小家”。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力打造“特”点,推动成立全市首家“梦想小街”--跨境电商产业园工会,联办“春风行动”、“工会就业援助月”,为275家用人单位和近5000名求职者搭建就业创业“金桥”,帮助850名职工实现高质量就业岗位和创业梦想。
二是线上拉动,着力推动“十百千万”向下延伸。紧密结合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工会干部“进园区、强基层、惠职工、促发展”行动的内在要求,组织各级工会实施“办十件实事、献百项建言、进千家企业、访万名职工”的“十百千万”服务向企业延伸,先后走访了龙河物流、万隆物业等412家企业,联系走访职工6705人,召开座谈会102场,送各类书籍、宣传资料1万余册,征集采用合理化建议228条,推动解决了56件关于职工培训、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行业工资水平、子女上学等一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实施“互联网+”线上线下联动计划,线上通过加强以网站、微博、微信、QQ组成的“掌上工会”,线下通过《江南都市报》西湖特刊、《南昌日报》工会园地专栏等新闻媒体持续报道全区“十百千万”动态,掀起“户户见舆论宣传、人人知十百千万”的氛围向职工延伸。
三是面上联动,着力做亮“十百千万”品牌效应。坚持党工联动共建和加大与统计、工商、地税等部门的衔接优化工会“硬实力”,以“百家纳税大户”企业为建会重点,大力推广和使用集“行、游、娱、食、医、健、购、培”于一体的“南昌职工卡”普惠制,截止目前,全区新建工会组织105家,覆盖法人单位119家,新发展会员1992人,吸纳476名农民工入会。全力实施“定十项标准”达标示范工程激活工会“正能量”,提炼五大标准“蓝本”,制发一套《资料目录》,面对面讲解、实打实指点基层分类整理档案、统一封装资料。全区累计打造电力开关、大众餐饮、爱尔眼科等15个市级标准工会,68个区级标准工会工作示范点。全面启动扶贫助困对接活动,对全区建档困难职工、农民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划分三类、一帮一包”,推出以“扶贫、扶业、扶技、扶学、扶医、扶情、扶智”可选择、可组合、有针对性的服务“套餐”,半年来,通过区总工会提供的全方位精准帮扶,系统中建档困难职工已从年初的1457人逐渐减少至目前的563人,其中注销215人,679名建档困难职工携手齐跨“脱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