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户外劳动者,提高工会服务职工的精准水平。南昌市总工会于8月15日下午在11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市推进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建设工作部署会。市总党组成员、副主席邹循泷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宣读了南昌市总工会关于推进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建设的实施方案,西湖区总工会作了经验介绍,南昌县总工会、高新区工会工委作了表态发言。
邹循泷指出:工会组织要按照省总要求大力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同级党组织的领导支持,联手企事业单位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强整合,完善基层服务站服务设施、服务项目,同时发挥好社区基层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充实做实满足户外劳动者实际需求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强化服务宗旨意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让广大户外劳动者来了能进门、进门有服务、感觉受尊敬。同时,在广大户外劳动者工作区域有明显的指示标志和服务介绍,让他们知晓服务站点在哪里、有哪些服务、什么时间开放,愿意来、经常来。工会组织要把社会爱心力量传递和落实到“爱心驿站”。党政以及工会等群团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力量毕竟有限,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设。要结合开展送温暖活动,发挥县(区)总工会开发区(新区)工会工委的作用,把爱心企事业单位及社会人士的力量汇集起来,聚力打造“爱心驿站”公益项目。本着有利于户外劳动者工作生活的原则,在户外劳动者相对集中的城区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机关、社会组织等机构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特别要大力发动学校、银行、医院、酒店、连锁超市等企事业单位参与,因地制宜建设“爱心驿站”,延伸服务手臂、扩大工作覆盖。工会组织要把服务户外劳动者吸引到“爱心驿站”。“爱心驿站”是基础性的平台,要发挥作用、搞好服务,还要发挥好基层工会的服务功能,围绕“家”的要求,配备卫生间、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应急医药箱等基本设施设备,重点解决饮水、就餐、如厕和休息等实际问题,确保实现“站点建起来、职工愿意来、来了能用上”。 所有的爱心驿站必须达到“八有”标准,即有醒目标示牌、服务内容公示牌、有桌凳、有卫生间、有空调、微波炉、热水器、手机充电插排等基本电器、有急救医药箱、工具修理箱、有书籍报刊,能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功能较为完善的爱心驿站。
邹循泷强调:我市的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建设得到了上级工会组织的高度重视。今年1月1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巨晓林率全总送温暖慰问团,深入我市困难企业和“爱心驿站”,看望慰问困难劳模、困难职工及困难农民工,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3月2日,江西省总工会保障部部长易青部长等一行,先后在海关桥点位、南浦里洲点位、十字街点位三个环卫工人爱心驿站和桃花镇的“出租车”爱心驿站进行调研。调研组首先肯定了西湖区的爱心驿站建设情况,表示西湖区总工会的这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工会系统前列。此次调研活动,对在全省推进户外工人的爱心驿站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省总工会将从制度、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在全省扩大西湖区的先进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建设更多的爱心驿站,服务好广大户外工人,使之感受工会组织的关怀,从而彰显工会组织的力量。
邹循泷要求:此次部署建设的“爱心驿站”主要针对环卫工、交通警察(协管员)、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城管人员、快递员、市政维修工和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根据要求,2017年底前,市总工会本级(含市直属企业工会)至少完成3个站点建设,各县(区)总工会,开发区(新区)工会工委至少完成1个站点建设,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2018年底,全市建成“爱心驿站”不少于35个。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各级工会在目标任务完成后,继续开展“爱心驿站”建设工作,将“爱心驿站”站点延伸至户外劳动者和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乡镇和工业园区。
各县(区)总工会、开发区(新区)工会工委分管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建设工作的副主席及所属有合作意向的单位工会主席。部分市直属企业工会主席和负责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建设工作的同志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市总工会保障工作部